演出查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剧院资讯 > 剧院资讯

剧院资讯

《金沙江畔》访谈录总导演胡明克访谈


胡明克:一级导演,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剧《金沙江畔》总导演

胡明克导演,地道的重庆人,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由戏曲演员成为国家一级导演的戏曲导演。少年时,胡明克拜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周裕祥先生为师,在重庆市又新科社坐科学川剧,工净行兼武丑。又得名家赵焕臣、梅春林、吴晓雷、刘成基等先生亲传,演出大小剧目百余出,深得中外观众赞誉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与鼓励。他有着深厚的戏曲表演艺术功底,离开舞台后,胡导把全部的经历放在了导演工作上,他先后排导了川剧《金子》《激流之家》《杨汉秀》、粤剧《驼哥的旗》、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眉户剧《千树万树梨花开》、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等享誉戏曲界的经典好戏。荣获了文华奖最佳导演奖、中国艺术节最佳导演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殊荣。

2018年,四川省川剧院重点打造红色革命题材川剧《金沙江畔》,力邀了胡明克导演执导。杖朝之年胡导接下这项工作,他总是精神矍铄地出现在与主创人员的沟通交流会上和排练场内。用他的话说,接下这份工作,是他对于川剧的热爱,是完成他与四川省川剧院合作的心愿,他乐在其中。




【《金沙江畔》胡明克导演访谈实录】

Q1:执导《金沙江畔》的初衷

作为一名戏曲导演,我与全国很多戏曲院团有合作,与四川省川剧院合作也是我多年的一个愿望。我与四川省川剧院有很深的渊源。年轻时,我曾在西南川剧院担任过演员,后来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当过助教,带过一批学生很多都在四川省川剧院工作。此次,剧院邀请我执导《金沙江畔》,我非常开心,也算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我希望在我82岁这个年龄里,还能为四川省川剧院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1959年,中国评剧院集中了精英力量,根据长征亲历者陈靖将军的小说《金沙江畔》,创排了评剧《金沙江畔》,轰动全国。1962年,四川省川剧院移植了这出戏,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以整齐的阵容和敬业精神第一次把《金沙江畔》搬上了川剧舞台,在四川轰动一时。这两个版本我都看了很多次。

时隔六十年,四川省川剧院再次打造《金沙江畔》,讲述发生在82年前红二、六军团过金沙江的故事,我认为它更具历史意义。

 

Q2:执导《金沙江畔》的创作思路与想法

从内容上来讲,接到剧本的时候,我和编剧们就讨论过很多次,这一版《金沙江畔》我们从文本和人物上进行一些突破性的创作,首先将主线人物由金明转换成了张秀(原著小说里的金秀),金明是成长中的干部,张秀是成熟的政工干部,他们之间人物性格的冲突,让这出戏的矛盾更尖锐,故事更好看。另一方面,我们觉得要通过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战士们在十分艰难和危险的状况下,依旧坚持党的原则和政策,特别是党的民族政策,最终赢得藏族同胞的理解,顺利的通过藏区,渡过金沙江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故事,来升华和强调全剧主题思想,这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时代,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都要坚持党的政策,不忘革命的初衷,这对于今天的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从形式上讲,此次打造《金沙江畔》,四川省川剧院动用了剧院的有生力量,有梅花奖演员蒋淑梅和刘谊,有非常著名的川剧老生演员熊宪刚,还有新生代演员杨坤昊,他们在唱念做打上都是能够亮彩的,能够准确的把握人物关系,能够表现出故事里尖锐的矛盾冲突,突出不忘初心的主题,能够震动人心。加之四川省川剧院有一批能文能武的演员班底,根据剧情的需要和剧院演员的特点,全剧增加了武打、武功、舞蹈的场面,增强了音乐性和舞蹈性,让全剧更具有观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是此版《金沙江畔》的看点和亮点。

 

Q3:执导《金沙江畔》如何向观众呈现一出川味十足的红色革命题材戏曲

《金沙江畔》是红色革命题材的戏曲,是属于现代戏范畴。现代戏和古装戏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古装戏有很多传统的程式套路,这些程式基本来源于农耕社会,而现代戏的程式来源于工业社会,在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上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将传统戏的程式融入现在戏中,我认为关键点在恰当二字。既要保持剧种特色,又要大量吸收时代新的元素,否则就无法反映现时代的问题。这就是作为一名导演需要把握的关键之处。用的不好,就会变成旧瓶装新酒,可是不用观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程式,又很容易变成话剧加唱的表演方式。

 

Q4:对于《金沙江畔》的期许

《金沙江畔》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正能量的戏,排练了近2个月,演员们在武功、舞蹈和表演上的基础都是不错的。如果以后有时间、有机会,我还希望演员们能够深入生活,走进军营,去体验一下军人的气质,再走上舞台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提升。

我希望这出戏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和观众的期望,在不断的打磨中,能够越走越远,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戏。


文:张晶晶

视频:绿色中国戏曲频道

责任编辑:樊明君  白中华

编审:余洪川



友情链接